北京德蜂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電話:010-61336804 010-61336133
郵編:102409
地址:北京市房山區張坊鎮瓦溝村瓦溝103號
版權所有:北京德蜂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備09045231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北京
蜂膠的抗氧化作用
1、氧氣、氧化與生命
利用氧是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特征,沒有氧,生命活動就不能進行。氧氣參與新陳代謝,線粒體的呼吸和氧化磷酸化,產生能量ATP,它幾乎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物質之一。地球上除厭氧生物外,所有動植物和需氧生物都離不開氧氣。
但是,氧氣在參與生命活動的同時也產生氧自由基,引起細胞損傷,導致疾病發生,氧氣是一切氧自由基的來源和引起氧自由基損傷的物質基礎。
當氧氣濃度高于大氣正常濃度時,就產生氧毒性和氧自由基,特別是超氧陰離子自由基和羥基自由基會對人、動植物和一切需氧生物產生氧損傷,不少原始生物正是因為不能防護氧氣損傷而被滅絕。厭氧生物只能在無氧條件下生存,一旦遇氧就會立即死亡。原始動物、昆蟲、魚、兔等在高濃度氧氣中,存活時間大為縮短。在高氧大氣中,植物組織受損,葉綠素生長受到抑制,種子和根的生存期變短,葉片枯萎而脫落。將大腸桿菌和其它需氧細菌暴露與一個大氣壓的純氧中,生長立即受到抑制。
在潛水艇和人造衛星上,用高氧濃度的空氣供給作業人員,常常會引起急性神經中毒,發生痙攣。當氧氣濃度達到50%時,即呼吸氧分壓為48.0 kPa(360 mmHg)時,就會慢慢損傷肺。將人暴露于一個大氣壓的純氧中6小時,便會引起胸痛、咳嗽和喉痛,然后導致肺泡損傷,水腫,肺內皮細胞死亡,這些損傷又是無法修復的。
Culter提出的最引人注目的事實是,動物的壽命長短與能量代謝系數有關(圖1)。壽命長的動物,代謝系數低;壽命短的動物,代謝系數高。在有氧代謝中,氧的消耗與壽命有密切關系。
2、自由基、氧自由基與疾病
現代科學對自由基的化學定義是:任何包含一個未成對電子的原子或原子團叫做自由基。它有三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反應性強,二是具有順磁性,三是壽命短。
氧自由基,顧名思義就是含氧的自由基,它的種類很多,與生命或健康密切相關的氧自由基主要有: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羥基自由基;過氧化氫以及氮氧(NO)自由基等。這些自由基可以進攻細胞成分,如膜脂、蛋白質、酶和核酸等,導致疾病和衰老。
生物體在進行氧代謝的同時會不斷產生自由基,過剩的自由基可作用于細胞膜及血液中的脂類物質形成脂質過氧化物,這些過氧化物沉積在細胞膜上,會產生色素、色斑,會使生物膜喪失功能,造成細胞活力下降,機體衰老;
活性氧 + 脂質 過氧化脂質
這些過氧化物沉積在血管壁上,使血管變脆、變硬,易形成血栓或出血;過剩的自由基還會作用于細胞核內的遺傳因子DNA,使細胞癌變或死亡 。。。。。。。
因此,保持自由基的產生與消除的平衡,強化防護系統的效能,防止自由基對細胞和組織的損傷,是預防細胞活力下降、機體衰老、血管硬化、血栓形成、組織癌變等疾病的關鍵措施。
世界上對自由基的研究起步較晚, 1950年,美國著名的生化專家Fridovich等人最先開始對自由基的研究,1969年,Fridovich的學生Mccord發表了體內自由基的增加將有害于身體,并報道體內的SOD可以清除過多的自由基。
1970年,日本八木國夫教授研究報道,體內過氧化脂質的增加會導致糖尿病和血管障礙。
1976年,美國醫學博士Boxer報道,過量的自由基是導致腦中風和心肌梗塞的原因。1979年, Boxer又報道,H 2O2會破壞紅血球,自由基(H 2O2)的增加能引起小兒嚴重貧血。
1980年,日本著名醫學博士丹羽靳負報道,關節神經痛、白內障、褐斑、癌癥等多種疾病與過量的自由基有關。
以上學者的研究,引起了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從而自由基生物學和自由基醫學得到了迅猛發展。我國在八十年代后對自由基、SOD的研究也得到重視。
最近的研究表明,人體內抗自由基損傷系統是一個可與免疫系統相比擬的,具有復雜而完善機能的系統。正像已發現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一樣,將會有一類命名為自由基損傷的疾病被揭示,一些臨床上常見疾病的發病機理和治療原則將會被更新。
雖然自由基與疾病的關系是近幾十年才比較清楚的事情,但早在遠古時代,埃及人就用具有很強抗氧化作用的蜂膠包裹尸休,將尸體做成木乃伊后保存,這是歷史上首先使用自由基原理來保存生物的典型范例。根據研究,目前大約有80余種疾病與自由基有關,其中研究得較多的有:動脈粥樣硬化、腫瘤、白內障、輻射損傷、燒傷、褐斑、皺紋、老化、關節炎、肺病、腎病與肝病等。有些病毒性和細菌性疾病,雖然病原不是自由基的緣故,但自由基也在其中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表2 因過剩的自由基所產生的代表性疾病有血管硬化、腦血栓、腦出血、心肌梗塞、癌癥、白血病、白內障、糖尿病、肝病、腎病、褐斑、皺紋、關節神經痛
3、自由基產生的各種條件
(1)汽車尾氣、工廠等日益向空氣中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氣體,造成空氣污染,這種污染能導致自由基的大量產生。
(2)紫外線照射,易產生自由基(1O2),這種1O2自由基可以殺死細菌,損傷皮膚,使皮膚產生褐斑、皺紋及各種皮膚病甚至皮膚癌。
(3)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線,可以使物質分子發生電離,產生能使細胞死亡或突變的自由基(OH?),這種射線除可以殺死動植物外,還可以用于疾病的治療和檢查。但用射線進行治療和檢查時會對正常細胞產生傷害。
(4)大量農藥、除草劑的使用,在糧食、蔬菜、水果、飲水中殘留,這些化學物質進入人體后會產生破壞細胞DNA的自由基(OH?)。
(5)很多的加工食品是用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脂肪加工而成,這些食物在儲存過程中會發生氧化,產生過氧化脂質。有些個體戶炸油條用的油,是經過反反復復煎炸的油,這種油中含有大量的過氧化脂質。因此,食用油炸食品、貯存食品時應多加小心。
(6)吸毒、吸煙會促進體內產生自由基。
(7)人到中年后,隨著年齡的增加,體內的SOD活性下降,自由基出現過剩。
(8)身體遭到病菌感染,巨噬細胞為吞噬這些異物會產生大量的自由基。
4、蜂膠消除自由基,防病又健體
生物體并不是消極地應付自由基對細胞和組織的損傷,機體在進行氧化的同時,也具有氧化還原酶及非酶防護系統,能及時清除自由基,消除自由基對細胞和組織的損傷,使機體各系統、器官和細胞都處于最佳的功能狀態。
隨著年齡增長,機體的防護能力下降,自由基的產生與清除會失去平衡,出現過剩的自由基,便會引起脂類過氧化,使生物膜喪失功能,造成細胞活力下降、組織硬化、器官損傷、基因突變,形成腫瘤、息肉、色素、色斑、心腦血管疾病等等。
由于自由基與疾病有密切關系,因此清除體內的自由基可以防治疾病。在我們體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防護系統的重要成份。SOD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與其自身的活性有關,在動物體內SOD活性越強其壽命也就越長(圖2)。
圖2 哺乳動物肝臟SOD活性與能量代謝系數和壽限的關系
要幫助機體清除體內的自由基有三種辦法:一是增加體內清除自由基的酶系統,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過氧化氫酶,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等。但這些酶的分子量很大(>30000),靠口服很難被吸收,只有通過注射才真正有效。
二是提高體內原有酶系統的活性,這些酶在體內可以分泌,通過強化這些酶的活性也是一種有效途徑。
三是補充非酶系統,即補充分子量很低的天然抗氧化劑,如一些黃酮類物質、甙類物質、茶多酚、維生素E、A、C、B2與胡蘿卜素,還有一些微量元素如鋅、硒、銅、錳,金屬硫蛋白等,這些物質也都可以清除體內自由基,而且這些物質分子量?。ǎ?00=,容易被腸胃吸收利用。
蜂膠中含有豐富的黃酮類、甙類、酚類、萜烯類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同時還能顯著提高人體內的SOD活性。因此,服用安全無毒的蜂膠,是補充天然抗氧化劑的一種有效途徑。
5、蜂膠具有抗氧化作用
蜂膠提取物或蜂膠組份,用于新鮮豬油中,保持10℃,每隔4小時,檢測過氧化物含量。結果表明,蜂膠組份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另有報道也證實,0.05%蜂膠提取物對豬油、亞麻油和菜籽油,在100℃時,可做油類的抗氧化劑。
將蜂膠提取物(EEP)加到冷凍的魚組織中,證明其抗氧化活性,比等量丁基羥基甲苯抗氧化活性高2倍。以0.1%蜂膠溶液對豬背部脂肪和血抗氧化,其活性比十二烷基核酸鹽抗氧化活性強得多。還證明肉浸泡于蜂膠水溶液中,比用蜂膠水溶液涂抹肉的表面,抗氧化活性好,并且肉的風味也不受影響。
蜂膠抗氧化特性,啟迪醫藥界用于人體抗氧化,防止氧自由基產生,從而為抗衰延年的探討提供新的抗氧化劑。
研究證明,蜂膠在0.01%-0.05%的濃度下即具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
1976年,烏什卡洛娃(Rzhavskaya )等人研究證明,蜂膠乙醇提取液加到儲存于冰箱的白魚組織中,具有比等量的二丁基羥基甲苯(BHT)高兩倍的抗氧化活性。
陂派斯闊維斯(1980)試驗證明,蜂膠及其組分對保護新鮮豬油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
1981年,捷爾斯加(Kepcija)等人將0.05%的蜂膠用于豬油、亞麻油、菜油抗氧化實驗,與沒食子酸丙酯相比,蜂膠具有很高的抗氧化作用。
1982年,Popovic等人用蜂膠對肌肉、肝臟、腎及其它組織進行離體抗氧化實驗,六個月沒發現異常變化。
1997年,我們蜂膠研究組研究證實,蜂膠提取物可以使小白鼠體內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顯著提高